成都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720|回复: 0

娇生惯养的儿童的“皈依”

[复制链接]

126

主题

323

帖子

966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66
发表于 2018-3-18 12:2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一类特殊环境中的儿童,他们便是富家子弟。会有
些人认为,对富家子弟教育要比对贫困人家的孩子或者是孤儿要容易。
他们享受着一些特权,这些孩子就跟他们的家庭一样,每天都处于社会
提供的优厚物质的包围中。
实际上,对这些富家子弟的教育是很难的。那他们又是怎么“皈依”呢?
我们用一些老师的教学经验就能解释这个问题。这些老师跟我讲述了他们的
体会,说教育富家子弟特别困难,因为这些孩子特别抵制他们的教育观念。
富家子弟不像贫困人家的孩子对很多事物感到兴奋,如花园的小径、漂亮
的鲜花、高雅的氛围,同时也不会热衷一些原本能吸引孩子兴趣的物品
所以,这些老师对如何教导这些富家子弟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贫困人家的孩子,看到我们提供的玩具总是迫不及待地跑过去拿起来。
可是这些富家子弟,则对我们提供的玩具没有立即作出相应的反应,或许他
们在家里已经玩够了。
有一位G小姐,她是美国的老师,她曾经写了一封信,信中讲到富家子
弟的一些情况。
那些富家子弟会从彼此的手中争夺东西,当她试图拿一件物品给其中
的一个孩子看,另外的孩子看见了,就扔了自己手中的物品,乱哄哄地围着
她,争抢她手中的东西。
在她解说完了一件物品的使用,这些孩子就又会发生争执。
让他们在同一个地方待上一阵他们都做不到,给他们玩具,他们甚至摸
都不摸就把它扔了。
有好多次,他们满屋乱跑根本不去理会G小姐的指导,他们不去想这样
做的后果是什么,他们的活动根本没有目的。
他们会把桌子撞倒、把椅子撞翻、会踩到她给他们的物品,同样毫不顾
忌这样毫无目的的乱跑,如果撞到同伴会怎么办。
还有一位D小姐,她从巴黎给我写了一封信。
信中讲到,她又对自己的教学经验特别沮丧。
这些富家子弟只能在一个活动中最多集中几分钟时间的精力,他们做事
不能持久,没有耐力、没有自发性,漫无目的跑来跑去
要是有一个孩子拿起一个东西,其他的就争着要,更有甚者,在地上打
滚,把桌椅弄翻。
这是关于罗马一所贵族学校的描述:班级里孩子的纪律是我们关心的主
要问题。这些孩子经常不听话,并且常常弄得到处乱七八糟。这些孩子没有
组织性和纪律性,他们做的事情给人的感觉是毫无秩序。
不过,经过一些时日之后,上面的情况就会有些好转。
我前面提到的那位华盛顿的G小姐再一次写信来,跟我说了她最近一段
时间的观察。
那些不守纪律的富家子弟,从前如同旋转微粒组合而成的星云,经过
段时间的训练,渐渐地形成了一定的“形状”,那种情形看上去像是他们自
己引导着自己
他们开始时对于一些物品毫无兴趣,认为它们都是枯燥乏味的。过了一段
时日,他们慢慢地对这些物品有了兴趣,并且可以进行独立活动了。
假如一件物品能够把孩子吸引住,那么这个孩子就不会对其他的物品分

心。目前,这些富家子弟已经开始在寻找让他们感兴趣的物品了。
孩子最后找到了让他们产生兴趣的物品,对于G小姐来说就如同打赢了
场胜仗。
有些时候孩子会突然对某些事物产生热情,却一点征兆也没有
她原来想通过学校里的全部教具,刺激一个孩子的兴趣,却没有一点作用。
个偶然的机会,她把两种不同颜色的物品给了这个孩子。他立即向她
伸出了手,索取别的颜色。一节课的功夫,他居然认识了5种颜色。
接下来的几天,这个孩子竟然把他原来毫无兴趣的教具拿在手中,他渐
渐地对这些教具产生了兴趣
另外有一个孩子,他的行为与心理都处于紊乱的状态中,最初,他的注
意力只能持续短短的几分钟。可是,在他开始摆弄长木棒的时候居然对其产
生了兴趣,于是便把这种紊乱的状态摆脱了。
这个孩子玩这种长木棒居然玩了整整一周,并且还学会了怎么数数,怎
么做简单的加法。之后他又开始玩另外一些比较简单的教具,渐渐地他对这
个教育体系的全部教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由此可知,一旦孩子发现让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就会慢慢地改变他的不
稳定性,甚至还学会了聚精会神。
华盛顿的这位老师,对“唤醒”儿童的个性这一问题,她做了下列讲述
例如,一对姐妹,姐姐有5岁,妹妹只有3岁。3岁的妹妹做起事来没有
自己的主意,她做任何事情都在学着姐姐,看着姐姐是怎么做的。
假如哪一天姐姐有了一只铅笔是蓝色的,妹妹就会莫名地不高兴,这种情
绪会一直持续到她也有一只同样的铅笔才算完事。还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如姐
姐吃的黄油面包,妹妹也只吃黄油面包。类似的事情还有好多。
这个小女孩会一步不离地跟着姐姐,对学校的任何事物都没有兴趣,她
几乎做的所有事情都是模仿姐姐的。
突然有一天,她竟然对一些粉红色的立方体特别感兴趣。她用那些粉红的

立方体建起了一座城堡,而且不止一次地重复着这项练习,似乎把姐姐全忘了。
妹妹的举动让姐姐特别疑惑,姐姐禁不住问着妹妹:“我在填圆圈,为
什么你在建城堡?
就在此时,妹妹向人们展示了自己的个性,并且在慢慢地发展,从此以
后,她不再是姐姐的复制品了。
D小姐也给我们讲述了一个4岁小女孩的故事。
这个小女孩端着水总是往外洒,哪怕杯子里只是半杯也不行,还是往外
洒,为此她总是想办法,也总是特别小心地不让水洒出来。
有一次,她把另一项自己感兴趣的训练做完之后,端着水杯毫不费劲地
走路,水也不会从杯子里面洒出来。于是她给画水彩画的同学送水,并且能
够做到专心致志,不让一滴水洒出来。
D小姐在信中写到
这个班级在圣诞节之后发生了特别大的变化,一种活动有序的氛围慢慢地
在班里形成。我并没有参与任何事情,一切秩序都好像是自己在悄悄地形成
这些孩子被自己的活动所吸引,他们变了,变得不再像从前那样做事漫
无目的。他们自觉地走到柜子旁边,从里面拿出从前毫无兴趣的那些玩具。
这些孩子在过去仅凭一时的冲动去挑选物品,但是现在,对一些物品的兴
趣在渐渐地体现出来,在挑选物品的时候表现出了他们对内在训练的渴望
在完成一些艰难的任务时,他们集中了自己的精力,在对困难的克服
上,他们能够感觉到一种真正的快乐。他们性格的产生则直接受到了自己的
宝贵努力的影响,于是,他们便成为了自己的主人
D小姐对另外一个实例也有着很深的印象
个4岁半的小孩有着特别丰富、活跃的想象力。我们每一次给他物品,他
从不去仔细地观摩这件物品,却把它设想成为一个跟自己一样的人,不断地跟
它讲话,而不对这件物品本身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他的思想总是游移不定,因而导致他的行亍动十分笨拙,甚至自己的纽扣

都系不上。
后来,在他的身上出现了一个奇迹:他渐渐地能够做一些练习,而且是一项
接着一项地做,并且也能够安静下来了。因此我们对他的这种变化感到很惊奇
在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固定的与明确的办法之前,一些老师对上述的经
验已经在反复地使用,而且老师对这些经验的总结基本上一致
生活中有好多明智的家长与他们的孩子都能遇到相似的状况,尽管这种
状况很少见。
宽裕的物质生活有可能给人们带来精神的贫瘠。在这里我们却可以讲,
我们的教育体系可以使上述这些精神贫瘠的富家子弟渐渐地“皈依”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成都社区  

GMT+8, 2024-3-29 17:30 , Processed in 0.25711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